#1▲金山南路112號2層店屋。
二層樓建物與和風宿舍相聯,這是1945年後改建的店屋。
台北街頭看到這棟建築很驚豔,停下腳步觀看才知這區域是「榕錦時光生活園區」。
取名「榕錦時光生活園區」是因園區內有許多棵受保護老榕樹,樹齡約數十年甚至數百年;
「錦」是因日治時期此處名為「錦町」,剛好園區在錦泰里,兩字合起來有「榮景」的諧音;
加上「時光」,希望園區修復能讓此處重返過去的榮景時光。
#2▲金山南路112號2層店屋。
木構屋架形式採洋風king-post衍架,以騎樓磚柱及承重牆支承木作圍樑,
上方擱置木樑及木地板,形成「軟樓構造」,為當時臺灣傳統店屋慣用工法。
外牆施作雨淋板,屋面鋪文化瓦,皆為日式傳統工法。
融合臺灣傳統及日式近代建築匠藝,呈現日治到光復初期的店屋構築特色。
#3▲
#4▲榕錦時光。
榕錦時光生活園區被形容為台北文青小京都。
許多店家駐進吸引遊客來訪,老屋空間再利用有了生活使命感。
園區內有建築歷史介紹,走訪店家也走讀歷史,走在時光場域比看書本更能實在體驗。
#5▲屋面鋪設建材-機器磚,文化瓦。
#6▲將建材做鋪設。
#7▲園區導覽。
園區為長型日式聚落,目前有個品牌進駐,店家前後有路,走完剛好繞園區一圈。
打造「從老到小、小孩和毛孩都能逛」的生活園區,處處可見設計及各種友善設施。
#8▲戰後圍牆,入口雨庇。
臺北刑務所宿舍群戰後作為司法公務員宿舍使用,
在宿舍外圍興建清水紅磚圍牆及各戶入口大門雨庇,為當時公有宿舍慣用風格。
#9▲扶壁磚嬙,放腳基礎。
紅磚圍牆以半磚厚度承重牆砌築,以扶壁磚柱加固加強穩定,逐層退縮成階梯狀的放腳基礎。
#10▲紅磚牆內的日舍。
#11▲透明屋外觀像是一座寶藏盒。
#12▲店家的燈籠。
#13▲昔日日舍,現今店家。
推動老房子文化運動,讓老屋獲得重生的機會,活化歷史建築,重啟那年代的歲月。
#14▲步道旁為老榕樹。
#15▲
#16▲共同浴場(公共浴場),為日本洗浴文化的重要場所。
#17▲共同浴場。
洋式外觀,洋風屋架及清水紅磚承重牆構造。
浴槽為磨石子,地坪鋪貼抿石子地磚,東西牆設置採光通風開窗。
#18▲
#19▲建築材料鋪面。
臺北刑務所宿舍群興建於日治時期,戰後作為司法宿舍,歷經多次修改建,
原建築木構,後期整修加入鋼筋混凝土,磚造及力霸鋼架等構造,建築材料包羅萬象。
蒐集具有特色的磚 、石 、瓦及磁磚等建材鋪設在地面上,彰顯歷史建築構造及材料特色。
機器磚-「工北」磚/「陶」字磚。
瓦-文化瓦(平瓦,脊瓦)。
石-唭哩岸砂岩。
磁磚-馬賽克拼化磁磚。
#20▲建築材料鋪面。
#21▲店家-九州鬆餅瓦芙。
#22▲小公園。
#23▲臺北監獄圍牆遺跡。
這排磚石圍牆是園區內另個重點歷史~
1899-1904年建成的臺北監獄(後稱臺北刑務所),為日治時期興築的近代化監獄建築。
圍牆以磚石構造「順丁砌」工法構築設計,採用已拆除的清代台北城石材砌築監獄圍牆。
現存南側圍牆全長約180.8公尺,高2公尺(上層牆體已佚失),採承重牆構造(底部寬約100公分)。
#24▲
#25▲臺北監獄圍牆遺跡,順丁砌工法。
#26▲臺北監獄圍牆遺跡。
長型園區走完一圈回到剛來的出口,沿路不用擔心會錯過或是迷路。
說是監獄,來走訪心情可能會很沈重,看到圍牆會想到牆另一端的自由。
說是台北小京都,彷彿偽出國,走路說不定會輕跳還哼唱小曲唷。
滿推薦走訪的,不僅店家有特色,場景令人融入異國並帶有歷史感的氛圍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