斑駁水泥牆面被鮮艷的色彩圖樣所鋪蓋,繪上新莊傳統文化色彩,為巷弄添增活力。
仁愛里彩繪有米行產業、製鼓工藝及農家生活等,一幅幅地畫出老新莊的曾經。
彩繪範不大,呈L型路線,單程走完約半小時,卻精簡道出老新莊人文歷史發展。
若想瞭解新莊的曾經過往,不妨走一趙新莊廟街,在巷內穿梭尋幽訪勝,更深知她的風華年代。
坐著捷運來到「下一站,幸福」,出站後往福樂街132巷走進~
▲從福樂街132巷進入(巷口在幸福路上)。
往仁愛里彩繪村大約有三個巷口,福樂街132巷比較順路,因捷運站下車約五分鐘就可走到。
且巷口就是彩繪的開始,彩繪以新莊昔日產業為主,也喚起許多老一輩的回憶。
註:巷子不大車輛來往很多,又鄰住家近,欣賞彩繪的同時除了注意安全也要降低音量唷。
▲製鼓廠。
說到新莊傳統製鼓技藝及文化,就會連想到近百年製鼓歷史的「响仁和鐘鼓廠」。
曾經享譽國際且老師傅有「國寶大師」的美稱,也因此,响仁和與新莊傳統文化很自然畫上等號。
▲紅色鐵門與畫作相呼應,增添了古色古香。
▲米行。
新莊廟街有條米市巷(位在新莊路387巷),曾是新莊米糧中心。
清代時期,新莊生產的米糧多半透過新莊港輸往中國大陸,鄰近碼頭的387巷便有許多糧行。
當時碼頭工人扛著米袋上船,工作繁忙也熱鬧了生活,因此有了米市巷的稱號。
這幅米行彩繪勾起了老新莊曾經的榮景~。
▲彩繪的擊鼓手在新月橋旁奮力擊鼓。
▲家門口寫作業。
沒有專屬的書桌,隨手一張板凳或椅子就是書桌椅,外面的光線就是檯燈。
坐不住、沒定力,隨意抬腳不是最舒服的姿勢就是懶散隨意。
趕緊寫完功課,旁邊的阿喵還在等我跟他玩耍呢。
▲古早味麵攤。
▲老戲院。
老戲院廣告牆上預告著將放映的影片,戲院門外的自行車掛滿許多商品。
彩繪牆重現當年回憶,也在老一輩的腦海裡播放著他們的曾經過往。
▲雜貨店。
柑仔店老闆娘手耍布袋戲偶,似乎在討面前小客人的歡心。
早期雜貨店架上擺放許多玻璃罐,罐內有許多色彩鮮艷的糖果及小零嘴,
帶著零錢總是仰頭看著,想吃卻吃不到,因零錢只能買媽媽交待又算剛好的鹽醋醬油等。
▲雜貨店商品眾多,有些擺放也只有老客戶知道他們藏身點。
▲公共電話及大同寶寶。
▲蒸汽火車。
有些彩繪緊鄰住家,甚至住家停車區,繪圖偶被遮擋,賞圖也跟著遮遮掩掩。
▲彩繪村農村時光。
這片農村生活相當生動,稻田裡農民辛苦插秧收割,水牛耕田翻地,還有田間玩耍的小孩。
顯現出老新莊不只是米糧中心,也有耕種稻米的供給。
這條巷子極狹窄,一旁是停車區,剩餘空間只容一人通行,偶有機車會經過還是得小心。
▲收割稻田,炕窯蕃薯。
▲農村時代的孩童在大自然下找樂趣,如:撈魚、撈蝌蚪等等。
▲這幕彷彿是春天的季節,花木繁盛、綠草如茵。
▲牛兒結束田裡工作,在水中泡泡澡消暑。
▲稻田生活。
欣賞完彩繪後,彎過幸安宮走出巷口就是福壽街。
福壽街又稱「宵夜一條街」,美食多重覆性又少,想一"胃"打盡又不想錯過,真是難以抉擇呀....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<仁愛里彩繪村>
地址:新莊區福樂街132巷。
交通路線:捷運-環狀線捷運幸福站二號出口,幸福東路經思源路往幸福路方向,走到福樂街132巷即可到達。
公車-99、299、618、622、845、藍18、內科通勤11、橘21,
在「幸福思源路口站」下車,步行約100公尺即可到達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