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 蘭嶼原名紅頭嶼,當地人稱蘭嶼為Ponso No Tao,意思是人居住的島嶼。

 有研究者認為達悟族來自蘭嶼南方的菲律賓巴丹Itbayat島。

 蘭嶼屬熱帶高溫多雨型氣候,五月至九月最熱,夏天幾乎是烈日當頭;冬天天氣多變且多雨。

 (夏天來蘭嶼,除了防曬很重要,補充水份更重要)

 蘭嶼有6個部落,各部落擁有不同的遷移歷史、神話傳說及文化。

 環島前,先大約認識部落特色。

 

 ▲蘭嶼導覽圖(摘自蘭嶼鄉公所)

 椰油部落 YAYO(意思是食物不虞匱乏的地方)。

 六個部落中居住人口最多也最熱鬧,商家林立生活機能很便利的區域。

 這裡有農會超市,經常聚集著購物人潮,門外也自然形成居民販售野菜、海產和手工藝品的小市集。

 

 ▲朗島部落 I-RARALEY(意思是有禮貌的聚落)。

 過去在道路未開通之前,朗島為東清與椰油部落的必經路徑。

 往來人多,朗島居民見人便打招呼的親切行為,獲得有禮貌聚落的美稱。

 朗島部落分為上部落與下部落,傳統地下屋被現代建築包圍,更添朗島部落多樣的生活面貌。

 

 ▲東清部落 I-RAN-MEY-LEK(指這裡有許多ilek(指天竺舵魚、低鰭舵魚,俗稱白毛))。

 另一地名I-va-zo-ga,意思是太陽最先昇起的地方,傳說這裡也是天神下凡之地。

 東清灣是賞日出最佳點。

  

 ▲座落在灘頭刻有蘭嶼圖騰的立柱,是六個部落中唯一的大型立柱。

 立柱是從海上拖運回來的漂流木,在部落居民和當地藝術家的商議下,成了東清部落的新地標。

 東清部落到了盛夏的夜晚會有小市集,是居民的生活樂趣,也是遊客的新體驗。

 

 ▲野銀部落 I-VALINO(意指這裡有許多的馬鞍藤)。

 

 ▲野銀部落是島上保留最完整的傳統聚落,有世界級的景觀。

 部落目前分成傳統聚落及現代水泥房,年輕人居住在水泥屋,老人家大多居住在傳統屋。

 部份的傳統屋也改成民宿型式。野銀部落是島上提供最多民宿的聚落。

 

 ▲紅頭部落 I-MOWROD(意指成群集聚的部落)。

 八代灣為飛魚文化的發源地,每年紅頭部落為島上第一個舉行招魚祭的地方。

 部落灘頭是重要的祭儀場所,八代灣及小蘭嶼是主要海洋漁獵的活動範圍。

 青青草原為居民傳統耕作地,因人口外流不再耕作,成為遊客觀賞日落的最佳去處。

 

 ▲漁人部落 IRATAY(意指平坦寬敞的地方)。

 漁人部落居住型態呈橫長形,漁場在部落前方海域,是主要聚會活動與休閒的區域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-Chi 的頭像
    A-Chi

    A-Chi 散慢著

    A-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