莫拉克颱風重創朗島國小,張榮發一句話「你免操煩,我來蓋」,直率地接下此任務。
「感謝張榮發基金會重建朗島國小!」...短短一句感謝話,卻是孩童深深無法忘懷的謝意。
▲IRARALEY 朗島。
圖騰色彩相當活潑,吸引我的注意,開始找這間學校的大門出入口。
大門並不是在大馬路上而在巷子內,聽說朗島的地下屋在學校附近,錯過這景點有點可惜。
▲走廊。
▲蘭嶼飛魚及拼板舟文化特色。
▲操場。
▲屋頂上的圖騰-船之眼。
蘭嶼傳統圖騰-船眼紋,像光芒四射的太陽,配色以蘭嶼傳統的紅黑白為底。
因圖案狀似眼睛,設計在拼板舟的船艏與船尾上,在大海中引邊方向及驅除災難,因此稱為船之眼。
▲屋頂上的圖案-人形紋(人像紋)。
線條獨特的人形紋圖案是拼板舟上的重要裝飾。
達悟族的人形紋約有5或6種,有單人及雙人,也有雙手或多人手足相連。
關於人形紋代表的意義有數種不同的說法:
1)據研究,人形紋是達悟傳說中的勇士MAGAMAOG。勇士教導族人製造拼板舟及捕魚農耕技術。
為了感恩及紀念勇士,在拼板舟及各種器物上以人形紋做裝飾。
2)傳說人形紋是魔鬼發明的圖案,每一種都代表不同的意義。
3)代表家族英雄及各家族的家徽。
不論哪種說法,它代表了達悟族固有文化及祖先流傳下來的傳統圖案。
▲木型雕塑:蘭嶼銀盔,甩髮舞。
銀盔對達悟族而言是參加重大典禮時重要的配件。如:新船下水或新屋落成。
工匠將銀打成數條長條弧形的薄銀片,套於木模上,由下而上層層圈繞成圓錐狀,圈間以銅絲固定。
銀盔是全罩式帽子,為了方便戴上時可觀看,在銀盔中間開兩個長方形的洞(剛好在眼睛的位置)。
為了避免鬼靈來島蛋,製作銀盔需遵守禁忌,如特別著盛裝及佩戴銀手環。
新銀盔完成後要舉行儀式及慶宴,殺一隻豬並將血潑在盔上,銀盔才會有靈氣,具有靈魂。
銀盔除了當帽子外,在飛魚季開始時,男子拿銀盔在海邊向海招揮,邀請魚群祈求豐收。
達悟人也會懸掛銀盔在乾魚架上的魚乾中間,有尊敬魚類而誘集魚類的宗教上意義。
銀在蘭嶼是珍稀的資源,銀盔對達悟族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財產,被視為最神聖的傳家之寶。
▲司令台。
▲牆柱上語言學習(國語,英語及母語)。
▲五孔洞之一(此圖為天主教朝聖地)。
五孔洞為海蝕洞,岩壁上可清楚看見海岸升起的痕跡,珊瑚化石清晰可見。
五個洞口緊鄰形成,每個洞口族人給予不同名稱,過去是忌諱的地方。
▲鱷魚岩。
由火山噴出的碎屑物堆積而成,因海水侵蝕作用加上岩石節破裂,如同鱷魚粗糙的皮膚。
加上岩石由海岸邊凸起並仰天張口,狀似鱷魚而取名為鱷魚岩。
▲山羊。
這裡的山羊猶如攀登好手,再怎麼陡峭的山坡或嚴峻的岩塊都有辦法走在上頭稱王。
▲像是倒下的岩石。
▲野銀冷泉。
野銀冷泉是淡水,隱身在潮間帶裡,近看猶如明潭,從地底湧出最後流入海裡。
冷泉特別的是靠近海邊,卻不受海水影響。周邊礁石圍繞,猶如圍起了小城堡。
▲永興農場。
▲往野銀村的環島公路。
▲山的側邊。
綠意鋪蓋滿山,卻隱藏不住山側邊的層層落落及山脊峻俏美感。
▲咖希部灣。
達悟語:堆垃圾的地方。
蘭嶼的垃圾需載回本島處理,每年遊客增加,垃圾量也不堪負荷。
來蘭嶼玩,儘量將垃圾降到最低或是自己的垃圾自己帶回本島處理。
您希望蘭嶼是美麗的飛魚海灣,還是咖希部灣!
▲吧台。
早上是早餐店,晚上是調酒吧。
▲涼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