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到嘉義就會想到方塊酥,可以說畫上等號。但知道方塊酥的由來嗎?創辦人是「老楊」?
其實,方塊酥的發想是源自早期的眷村燒餅,加以改良與創新,而為方塊酥。
創辦人兩姐弟(戴大可先生,戴曼卿小姐)跟隨眷村楊師傅學習製作燒餅技術,
說到嘉義就會想到方塊酥,可以說畫上等號。但知道方塊酥的由來嗎?創辦人是「老楊」?
其實,方塊酥的發想是源自早期的眷村燒餅,加以改良與創新,而為方塊酥。
創辦人兩姐弟(戴大可先生,戴曼卿小姐)跟隨眷村楊師傅學習製作燒餅技術,
大路畔柑仔店以彩繪呈現,商品琳琅滿目,逼真模樣猶如真的柑仔店。
早期大路畔人口眾多相當熱鬧,如今人口外流靜悄悄,唯有年節或大節日遊子回巢才有熱鬧感。
在慈鳳五街裡有間早期的柑仔店,1974年開張到現在,全村唯一的信箱也設計在店家旁。
花樹銀行不是存現金的銀行,而是村民寄養或是領取花卉的植物銀行,可說是植物的寄養家庭。
充滿農村風味的花樹園區,以自然生態為主,接引山泉水灌溉花草,生態池與水溝的魚類能生生不息。
慢慢的整理與照顧,豐富的生態環境與植物的開花結果,等於給志工們肯定的答案做為謝禮。
像童話般的夢幻、像繪本裡的真實,將平凡點綴成不平凡,讓閱讀成為一種風氣。
而這股閱讀風由村東國小吹起,因校園裡有棟相當有特色的童話建築-社區閱讀中心。
說是閱讀中心,又像是小型圖書館。不過周邊很寧靜,這樣的環境很適合做閱讀。
聖瑤宮旁有座雙心池塘,可觀夕賞蓮享田園,卡娃伊版浪漫小公園,愛心鑽戒都想要!!
平和社區有來自學生手藝的藝術砌磚作品,也為社區添增新風貌。
大方的地主提供農地,志工們打造雙心型水池,成為田野版的雙心池塘。
想認識月桃可來「月桃故事館」唷!
還沒來「月桃故事館」前,以為是介紹水蜜桃,想不到是介紹「月桃」植物("桃"字想到水果)。
其實我對月桃的印象,是山區常見的植物, 以前不知她是個寶,現在要對她刮目相看了。
金屬藝術是灣裡的歷史特色,一個有自己小故事的社區。
早期灣裡主要從事農漁業,直到廢五金進入後,留住大量人口也改善經濟生活。
如今環保意識抬頭,廢五金沒落,興盛產業也走入灣裡的歷史。
喜樹社區屬台南古聚落群的濱海小村落,已有三百年聚落文化。
漫步在巷中隨處可見繽紛又有人文歷史的彩繪,是新興的濱海文創聚落。
在老街入口處有柱椿式地圖,巷弄內也有目標指引,若擔心迷路熱情在地人可以幫忙喔。^_^。
蝸牛腳步緩慢,生活卻是慢活悠然;舊司法宿舍群融合新舊創意與藝術,衍生新的文創聚落。
知名文學家葉石濤的故居位在蝸牛巷內,「蝸牛巷」的名字出自於他的文章中:
「 在這蝸牛巷的巷頭買了老屋居住,貪的是這巷路位於府城西門町最繁華熱鬧的宮古座戲院後頭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