斷垣殘壁、風華落盡,中興紙廠工業遺構、自然生成的頹廢,搭上當今盛行的「工業風」。
建於日治時期的中興紙廠,曾為規模最大的造紙工廠,以生產新聞紙為主,兼製文化及工業用紙。
最大的造紙廠現轉變為文創園區,有工坊進駐老建物像有了新生命,笑盈盈地跟大家說~歡迎光臨喔。
▲區間車在中里站停靠~
月台上沒有遊客,或許很納悶,這站對我來說會有什麼?!....答案是"有的!"
在月台上就可看到目標-興中紙業(前身中興紙業)。步行約十分鐘,當做散步運動吧~
▲中里車站。
▲行人天橋。
四周沒有車站建物只有行人天橋,天橋是車站的唯一出入口,
出入站刷卡機在馬路邊的天橋出入口,嗶嗶聲後代表出站囉。
▲中興文創園區。
▲作品:腦力現場。
天馬行空、腦力激盪往往會撞擊出意想不到的創意與新奇,然而這也來自「大腦」的思考運轉。
創作者形塑巨觀的頭型,讓我們走進創意人的大腦裡,能否看出他的創作想法。
▲作品:腦力現場。
很遺憾,只看到烏雲的天空,暗示著~即將傾盆大雨。
▲木材。
廣場上齊躺著大量木材,這是由藝術家意外挖掘出來,意味著老百姓的努力,重新攤在陽光下。
▲服務中心。
服務中心有紙廠簡介,進來參觀吧~
▲故事牆。
一進門一道牆寫著「紙說」,順著牆面去,牆上有紙廠的簡介。
「臺灣興業株式會社」創位於1935年,光復後由政府接管為「臺灣紙業股份有限公司」,
後因轉國營改為「中興紙業」,員工接手改為「興中紙業」。
古早的紙廠曾經歷二戰炮火摧殘,隨著政局變化及經營者替換,造紙技術歷經多次改良更新。
原料從糖廠甘蔗渣、羅東鬼萱、林場木料到海外進口的木材,不斷調整更新迎合時代而求。
現中興紙廠已結束製紙任務,但豐厚的歷史將滋養文化產業。
▲光合屋,原儲放木料的「簡易倉庫」。
紙廠的戶外棚架型倉庫,主要是放置漿料和木料,通常是結合廣場作業或工廠的附屬空間。
▲戲棚下,原為放置儲存進口乾紙漿的「漿料倉庫」。
光合屋及戲棚下現規劃為民眾遊憩、市集與戶外表演空間。
▲小公園。
小公園是廠內色彩最活潑的區域,與老建築相映成趣。
▲洗手台以繽紛馬賽克拼貼,裝置藝術森林豔麗奪目。
▲小水池。
簡介有提到廠內有貯木池,不知道是不是這裡呢。
池面靜謐,周邊影像浮映在水面上成了一幅水中景像。
若要票讚廠內最美的景色,我投這座小水池~
▲興創館,原為存放製紙的化學原料「11號倉庫」。
這棟日治時期興建,原為放置亞硫酸的物料空間,後改名為「11號倉庫」。
現規劃為親子共創空間。
▲這棟建築在廠區靠門中間,當時是否為警衛室。
▲南榕廣場。
站在廣場上環看四周,煙囪、廠房林立,似乎在訴說~他們曾經有過的紙業輝煌世代。
▲鐵軌路線。
興盛時期,從源料貯存、磨木製漿到製紙全在廠區內完成,透過廠區建築可推演當時製紙流程。
應因需求,需由火車站運送木頭到園區,所以廠內留有鐵軌路線。
▲煙囪。
▲斑駁牆面或如同廢墟的建物,意外成為攝影家的外拍勝地。
▲倉庫。
▲大部份廠房及倉庫維持原貌,自然生成的頹廢畫面如今成為攝影家所愛。
▲牆面上不工整的破洞,透過藝術家的巧手用鋼雕創作闡述造紙流程。
牆面上留有大小不一、不工整的破洞,是當年為了將機具搬出所敲出的,如今用藝術來補牆。
▲興工一場、二場,原是存放硫磺和白土的「物料空間」。
<我的相簿:http://photo.xuite.net/helenchi/20254199*1>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<中興文創園區>
開放時間:平日 10:00-18:00,假日 10:00-20:00。
門票:免費
交通資訊:開車:國道5號下羅東交流道,走國道下方引道接中興路二段轉台9線往北即可到。
客運:首都客運、葛瑪蘭客運及國光客運至羅東轉運站下車,轉市區公車至中興文創站。
火車:區間車至中里火車站下車,出站後右轉中興路2段(要過平交道),再右轉中正路1段即可到。
(步行約10分鐘)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順道遊景點:【宜縣】五結 鴨寮故事館
【宜蘭】五結 二結穀倉稻農文化館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