汐止古名為「水返腳」,意思是當海水漲潮時,水最多只會到這邊就會退回去。
曾是水運時期重要的渡口,北上基隆或南下松山旅客會在碼頭轉運,繁華時有「小上海」別名。
這次來主要是去星光橋,先來禮門里綠廊再順著堤防步道走到星光橋。
若不是特地來這趟,印象中的汐止和今天看到的有所不一樣,改變好多,生活機能也很方便。
人長大了,環境也要跟著轉變,這次來不僅要更新記憶中的汐止,也要將這裡的美帶進回憶中~。
▲抽水站旁「水返腳」意象圍牆。
意象圍牆在市場的後面,路線很好找。
▲當時生活意象圖。
流經汐止的基隆河會從上游的瑞芳、九份等礦業發達的地方沖刷一些煤炭的碎屑,
當時住在汐止的人們會坐小船撈取煤炭碎屑,曬乾後再賣給台北有錢人家中,賺點利潤。
▲河岸景觀。
藍色橋是中山高汐止聯絡道,從旁邊的小路走進去就是禮門里綠色廊道的起點。
我是從市場做起點,錯過一小段路,若有興趣的朋友建議從橋樑走起,因起點滿有特色的。
▲海綿道路,又稱會呼吸的走廊。
海綿道路除可儲水,還能調節溫度。
▲看圖介紹更清楚。
海綿道路的地下水庫水容量約70噸存水量。
將水庫和周遭環境的水資源進行調節,達成水平衡。
▲會呼吸的走廊。
海綿道路不長但它的效用功能卻造福周邊環境。
▲自然生態園。
這座生態園範圍不大,環境卻相當綠意。
▲茄苳溪。
▲往國泰醫院。
▲往星光橋。
▲城中里。
順道堤防步道走,接著往星光橋方向。
<我的相簿:https://photo.xuite.net/helenchi/20333794>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順道遊景點:【新北。汐止】人文遠雄博物館-遠雄建築館暨文化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