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港水道頭文化園區為日治時期的自來水廠,現也規劃為休憩公園。
水道頭取自北港溪的水,因此鄰近在北港堤防旁。
園區範圍看起不大,卻有當時最完善的設計,取水井、沈澱、過濾及消毒等設施,
將處理好的水打到大水塔,再輸送到每一戶住家,稱為「水道水」即自來水。
這座水道頭供應北港居民飲水一甲子,於1997年停用。
▲水道頭文化園區。
園區內有縣定古蹟(十角水塔,磚造機房),沈殿池周邊規劃為休憩公園,添增青翠新景色。
▲右:入口意象(水)。左:遊客中心標誌。
▲十角水塔(縣定古蹟)。
十角水塔建於1930年,共分為三層,上層圓柱為鋼筋混凝土蓄水塔,作為儲水用;
中下層為十角形構造物,原為樓空空間,事後增建後為辦事處、會議室及維護空間。
▲水塔一樓為開放空間,現規劃為北港遊客中心。
▲水塔二樓暫不開放。
▲水塔外型很樸實,圓拱窗型很優美。
▲將近九十的水塔老爺爺,現已為北港景點為自己寫下新的序頁。
▲唧筒室,磚造機房(縣定古蹟)。
紅磚外牆、圓拱造型窗型,若不說很難想像這棟是機房。
素雅的建築配色似乎給機房穿上美麗的華服。
磚牆的四邊磚條以圓弧形為緩和,讓四角邊不致於太生硬。
▲唧筒室磚牆。
紅磚給人樸實穩重,再加上柔美的線形做搭配,整面磚牆在視覺上很有唯美感。
▲第一唧筒井。
有兩座唧筒井,第二座在第一座旁邊。
從北港溪取水口的集水井取原水,以導管導入水道內的第一唧筒井。
透過細砂過濾法再次將水淨化,完成後的清水由過濾井分配送到第二唧筒井(清水井)。
▲三座沉殿池,也稱慢濾池,現為生態池。
從第一唧筒井的原水分水到沉殿池,以進行沉澱過濾水中雜質。
因集水過程約4-7天,耗時時間長也稱慢濾池,但水質優良,比快濾池的水更適合人體飲用。
靜立在池邊欣賞周邊綠意,偶有天光雲影慢遊在池面上,這片刻的寧靜~逍遙自在地享受著。
在園區散步後,往朝天宮走去(步行約5分鐘)。
▲朝天宮。
老街走走、朝天宮祈福,在媽祖景觀公園置高點遠看街道,熱鬧時這裡的人潮可是很擁擠呢。
老街美食大同小異,在日興堂買了伴手禮後結束今日的行程。
北港很努力地推觀光,也新增有特色的橋景及彩繪社區,若有機會來老街不妨走走周邊唷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<水道頭文化園區>
地址:雲林縣北港鎮民生路1號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