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挖子尾自然保留區是一處融入自然環境的生態地理教室。
位在淡水河口左岸,入海口地形彎曲稱為「挖子」(閩南話是「靠近」),
是淡水河道最後一個彎曲處稱為「挖子尾」(意旨「靠近尾巴」),也是淡水河尾端地理位置。
內彎地形的海岸泥灘地適合水筆仔成長,且河海交界處豐富的浮游生物,也成為潮間帶動物的食物源。
動植物相息的生態系,慢慢地形成一片紅樹林,於民國83年1月該區公告為「挖子尾自然保留區」。
悠遊八里最好的方式就是騎自行車,
遇見的海景、公園、水筆仔保留區、挖仔尾聚落,甚至到十三行博物館等等,
沿路周邊景色有些不是開車騎車就能遇見的,慢慢走、靜靜看,八里~會讓你看見她的好。
▲樹蔭下的單車道。
▲水筆仔。
水筆仔以胎生繁衍下一代,先在樹葉產生胚根,形狀如毛筆,落地後插入泥中長出新的水筆仔樹。
▲涼亭。
▲木棧道。
印象中水筆仔細小不高大,但這裡的高大可以用樹來形容了。
▲水筆仔。
▲遠望淡水。
泥灘地上處處可見新胚根生長出的新苗,且招潮蟹在泥坑上進出,彈塗魚慢跳爬行。
▲水筆仔公園。
▲八里和淡水共扼淡水河口,緊鄰一河之隔。
▲人車分道。
水筆仔能適應海口鹽份土壤,也因這優勢能在海岸形成整片水筆仔純林。
▲挖子尾聚落旁的水筆仔步道。
▲可近距離觀察生態。
▲泥灘地與小漁船。
▲舢舨,筏,小漁船。
▲出海口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