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復新村為二戰後的第一個新市鎮,是省府教育廳、衛生處、印刷廠員工的眷屬宿舍。
當時建築以「花園城市」為設計概念,設計低人口密度、高比率綠地的生活空間。
現在看到的眷村屋舍有一定規格的住家綠地空間,也是都市生活有點羡慕的小庭院。
若沒有摘星計劃的實施,眷村如時光滯流,靜靜地沈浸在當年的老時光,獨自回味著。
如今小聚落青年夢想地將社區活化再利用,不僅注入文藝氣息,也讓老屋舍延年益壽。
▲光復新村,創新與舊建築的融合。
店家集中在新生路、和平路與信義路,保留了屋內空間與外貌,更增添了文藝氣息。
▲規矩整齊的街道,濃密的林陰大道,懷舊的紅磚牆,濃濃地眷村風格與懷舊風情。
▲候車亭。
▲候座椅。
磨石子的坐椅光滑晶亮。
▲錯落高低的紅磚圍牆,像是登頂的階梯。
除了文藝店家,也有工作坊及社團。
▲昔日舊宅。
若以舊宅型態重新翻修為民宿經營,體驗光復新村生活氛圍,或許也是good idea。
▲白底黑框的大路標。
並非每間屋舍都重新翻修,也有頹圮不堪甚至禁止進入,但從外觀可想像當時屋貌。
▲這戶的麵食很好吃,相當有Q勁。
▲住家環境。
自家庭院以圍牆區分出一個範圍,在當時是不是大戶人家呢。
▲巷弄街道總有驚喜或是創意設計。
創意是無限想像,在這裡讓我看到或許是天馬行空但似乎又有可能會實現的理念。
▲文藝讓老建築有了新生命,不僅繽紛也多彩多姿。
▲坐在庭院裡品咖啡或飲茶,聞著眷村的味道,感受這裡的老時光。
▲當鄰居也有屬於自己的活動範圍,圍牆是公平且最堅固的界線。
▲文藝店家及商品集中在這附近,帶進的人潮活絡了村景。
▲霧峰之鳥-貓頭鷹(裝置藝術)。
以人工巢箱復育貓頭鷹的霧峰桐林社區,是貓頭鷹棲息的快樂天堂。
▲外觀裝飾的很藝術,實質用途令人意想不到~這是垃圾桶唷。
▲眷村竹籬笆圍牆。
光復新村範圍很大,若要走完全部街道巷弄約要半天時間,若只走文藝圈街道約2小時左右。
故事與歷史背景讓眷村有了自己的特色,也因此每一座眷村都是獨特的。
昔日的眷村就像現在的小社區,只是當時濃厚的人情味與家鄉味,是現在不能比擬的~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<光復新村>
地址:台中市霧峰區(光復新站)和平路2-3號
交通資訊:開車-國道三號(74號快速道路)霧峰交流道下,台3線中正路往草屯方向,信義路左轉即可抵達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順道遊景點:【台中。霧峰】霧峰區公所3D地景彩繪
【台中。霧峰】浪漫的貓頭鷹教堂
【台中。霧峰】舊省府教育廳(現為長青學苑)
【台中。霧峰】霧峰農會酒莊
【台中。霧峰】霧峰•民生•故事館
【台中。霧峰】阿罩霧園區本堂公園
眷村景點:【高雄市】"眷村裡迷路" ~ 自助新村
【高雄市】左營萬年季,孔廟,眷村文化館
【新北市】三重空軍一村
【台中市】彩虹眷村,誠實商店,13咖啡,香蕉新樂園
【高雄市】早晨的明德新村
【北市】北投 中心新村(溫泉眷村)
【桃園】龜山 眷村故事館
【新竹。北區】新竹市眷村博物館
【台中。北屯】台中市眷村文物館
【台中。清水】清水眷村文化園區
【台中。西區】審計新村
【桃園。中壢】馬祖新村眷村文創園區
【桃園。龜山】憲光二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