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 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佔地約1.6公頃,以忠孝堂公廳為核心,西河世第門樓為主要入口,

 禾埕四周現存圍牆,巷弄裡有少部份殘骸圍牆,圍隔出聚落的範圍。

 建築物形式有泥磚屋、紅磚屋、水泥屋、木構屋、玻璃帷幕綠建築,

 多樣建物的呈現,反映出聚落內百年餘年來保存再利用的變遷及演進過程。 

 老屋與文創產業的結合,激盪出新舊融合獨特的韻味。

 走吧,來竹北參觀新瓦屋特色聚落~(停留約1小時)

 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(1).jpg

 #1入口-西河世第,出口-福星高照。

 新瓦屋是個封閉型聚落,廣場「禾埕」是曬穀場,

 「西河世第」門樓是聚落的入口,具有重要門戶意象,也象徵整個聚落的領域。

 屋後有水圳作為圍護,圍上柵欄,有明確的環境界域,呈現大家族的門風。  

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(9).jpg

 #2︱老樹下。

 老樹彷彿是社區裡必備且需要的寄託,也是另類的小聊場所。

 新瓦屋有定時導覽,每週六日上午10點及下午3點(國定假日除外),老樹下為集合地點。

 (導覽路線為"忠孝堂→遺址區→新瓦屋故事館")

 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(8).jpg

 #3︱新瓦屋故事館(常設展區,鄧雨賢影音館)。

 利用老屋內部空間做為常設展區及鄧雨賢影音館。

 結合紅瓦磚牆聚落意象及音樂家鄧雨賢先生的經典作品,感受歷史的脈動。 

 這次常設展為「花開四季,新瓦紅」,介紹林家起源故事、聚落前世今生、活動回顧及生活場景再現。

 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(2).jpg

 #4︱鄧雨賢老師的介紹。

 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(3).jpg

 #5︱新瓦屋的文化介紹。 

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.jpg

 #6︱聚落起源的故事。

 左上:光緒10年12月邱大龍等具合約字。

 右下最旁邊數來第一張:地政科證明書,第二張:執照文件。

 乾隆14年,六家(六張犁)聚落的來臺祖先-林先坤,從廣東來臺開墾順利,

 乾隆22年回鄉風光娶妻,23年返臺也帶來家族及鄰里來臺開墾。

 新瓦屋林家的來臺祖先-林孫檀(林先坤的叔叔),與妻鄭氏及長子三人遷臺發展。

 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(7).jpg

 #7︱忠孝堂。

 忠孝堂為一堂二橫的合院建築,由正身(廳堂)及兩側橫屋(廂房)組成。

 為孫檀公家族祭祀的公廳,也是新瓦屋聚落的核心。  

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(10).jpg

 #8

 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(4).jpg

 #9

 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(18).jpg

 #10︱巷弄小店。 

 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(16).jpg

 #11︱彩繪牆。 

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(14).jpg

 #12 

 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(11).jpg

 #13︱忠孝堂老公廳遺址。

 老公廳建於嘉慶十年(西元1805年),為一廳一門樓,左右兩護屋,以磚紅瓦片為屋頂的泥磚建築物。

 興建時間較六張犁大夫第晚,因此附近居民稱為新瓦屋,也是「新瓦屋」名稱的由來。

 因年代久遠且長年無人居住,傾倒毀壞在荒煙漫草之中,

 民國94年因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成立,才將遺址挖掘出來,成為重要的歷史遺跡。

 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(19).jpg

 #14︱水牛造型藝術。 

 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(17).jpg

 #15︱特色牆面。

 (為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建築的後牆)  

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(12).jpg

 #16︱思微藏物的壁畫。 

 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(13).jpg

 #17︱甜甜圈座椅。

 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(15).jpg

 #18︱生態池,荷花池。

 花季已過,三三兩兩的應景荷花。

 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(5).jpg

 #19︱荷花。  

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(6).jpg

  #20水稻田生態教育園區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<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>

地址:新竹縣竹北市文興路一段123號 

開放時間:戶外24小時 ;店家與市集依公告為主 

門票:免費參觀

交通資訊:大眾運輸:高鐵-高鐵新竹站下車,轉搭60路竹北市免費市民公車至「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」

          (搭 61路 可到高鐵新竹站)。

     台鐵-新竹火車站,搭六家線在六家站下車,轉搭60路竹北市免費市民公車至「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」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-Chi 的頭像
    A-Chi

    A-Chi 散慢著

    A-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5) 人氣()